專訪國立嘉義大學校長林翰謙

傳承抑或是翻新?兩者皆可兼得! 

Q1. 現今台灣人口的生育率逐漸下降,開始面臨少子化的問題,請問校長對此狀態有什麼應對的方法?

        對於這個問題,林校長向我們說明:「我認為發掘與打造人才是面對少子化的最好對策,所以我從就任以來就致力推動嘉義大學各校區的特色,聘任適合各樣學生特質的老師。同時,我認為嘉義大學除了教授專業,也必須幫學生再多拉一點線,例如系和系之間能締結為姊妹系,讓學生(特別是不同校區)能有更多機會可以認識彼此。」林校長也表示他已規劃撥一些經費在姊妹系的交流上,讓大家能約出來吃飯聊天,加深彼此之間的感情:「不一定是要聊學術方面的事情,因為我認為除了學術相關的話題,還有很多事情值得一談。」

Q2. 校長您以「展望2030傳承踏實 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為學生未來發展的方針,請問預期中的具體作為有哪些?

        為何會選在2030年呢? 林校長表示:「我會講2030年,並不是說2030年會怎麼樣,而是這個方案至少需要十年來完成。而且據我當過七年研發長的經驗來看,知道我們學校的中長途計劃都必須耗費至少四到六年。」至於如何落實這個方案,林校長給予更深入的解釋:「我會先從改變學校的外觀開始著手,畢竟學校越漂亮,師生就會越喜歡學校。而就這方面而言,我認為從攝影著手是最簡單的,因為這只涉及拍得漂不漂亮。」「說到外觀,就會牽涉環境,所以我會在二月時針對籃潭和民雄校區的十個滯洪池做改善,讓他們更『乾淨』—— 不是指池子內部而是指池子周圍的環境,我預計會和森林系合作,在滯洪池周圍種一些花草。」

         除了校園的生態環境,林校長也認為資訊科技十分重要:「在這方面我很積極的找Apple Straight A合作,所以他們今年已進駐我們校園,希望學生能多加利用。在未來,我也希望能打造『智慧校園』,甚至成立『智慧中心』,在這一塊還有很多能做的。」而林校長認為在智慧校園裡,「生態」能與科技結合:「最近我們校園已加入全國的綠網,而我們校區有許多生物(例如籃潭校區的台灣南海溪蟹)只是在校園裡不太能看到這些物種,希望之後能在校園看到它們。而想讓大家在校園看到更多生物這方面,我認為能連結到『節能減碳』,想減碳,就必須省電,所以最近我第一個做的就是盤查各校區的電表,並把電表改成數位電表,另外,我也減少學校電話的數量以省電。」

      「再來就是水的部分,我向經濟部水利署申請計畫,他們現在給了我們四百五十萬,目前我規畫在蘭潭校區的停車場建儲水池,供水生系的養殖用水與圖書館使用。」林校長也表示,學校的汙水廠和學生餐廳廚房的除煙器都已換新,明年九月也預計在新民蓋新餐廳,除了讓師生的健康都更有保障,還能有更多餐點可供選擇。

Q3.在過去,林校長無論是教學研究以及行政方面都有著豐富的經驗,請問自上任嘉義大學第八任校長以來,面臨最大的挑戰為何?

       「最大的挑戰先從師資的新舊交替說起。」林校長表示: 「現在的老師多數都是剛就職,還沒有足夠的歷練,不像年資較長的老師因為有經驗和研究基底,能花少少的時間備課,所以年輕老師需要更多的教學經驗,才能像年資較長的老師一樣厲害。再來是建築物的部分,我已經規劃了十年要如何把它們翻新,當然就是要有錢,但就算有錢,這些翻新還是需要時間,我們規劃從舊的建築物開始翻新,之後才會輪到剛蓋好的建築物。」「另外,科技和學生的知識也都在改變,從前我們老師需要揹著大電腦來上課,還需要把所有窗簾拉起來才能投射螢幕,但現在又不一樣了,老師的校學模式也勢必得做出改變,這些對我們而言都是挑戰。」

Q4.對於教育部所提出的108課綱,嘉義大學有打算在教學課程上進行什麼更動嗎?還是校長有何因應措施?

         對於這個問題,林校長先從108課綱的核心理念切入:「108課綱注重學生的專業與能力,而它的核心概念是個人的涵養與生活態度。我覺得,首要得從老師的教與學做起,若連老師的態度都不對,他們要怎麼推廣108課綱?」

         至於如何因應108課綱?林校長向我們說明:「招生一直都是個問題,所以在我還是研發長時就成立了大數據的組別,幫助分析哪所高中最有可能來嘉義大學就讀。再來就是素養部分,我認為我們學院和學院之間太遠是個問題,所以近年來,我不斷推廣一個名為『巡禮嘉義』的通識課程,讓老師帶領學生參觀嘉義大學並介紹美系所的特色,增強學生對嘉義大學的歸屬感。而交通部分方面,感謝嘉義市長讓電動腳踏車普及化,這會成為這個通識的主要交通工具。」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是校友,而校友牽扯到的就是『產業推廣』這塊。我舉個例子,我們一年需要募資五百萬作為我們的安心就學獎學金,今年已經募資到了。那我就認識了很多廠商,我現在要請他們捐錢,他們就會質疑我說無法感受到我所提及的嘉大的好,所以這需要時間去溝通和交流。今年我也去拜訪嘉義科學園區的老闆,希望能請他捐錢以栽培我們嘉大的學生,若之後可以,嘉大的學生就能回饋給這些企業,同時也能傳承我們學校的特色和專業。」

Q5.在少子化的影響下,理論和實務的結合變成十分重要,請問校長會希望學生從嘉大畢業後,具備什麼樣的能力(軟、硬實力)?

       「我認為第一重要的就是專業,畢竟學生進一個學系,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對吧?而就我的看法而言,這個問題還是會和剛才我所提到的師資有關,老師的新舊交替真的會影響思維的引進,而老師們要面臨的,就是交給學生們之後二三十年可用的知識,這勢必是很重要的。另外重要的就是特質,雖然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但站在校長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從學生身上看到屬於『嘉義大學學生』的特質,為什麼能這麼說呢?因為我們重視『實務』這部分,學生到公司、產業與公部門時,他們就能學以致用,同時也藉由學生和公司的連結,將嘉義大學的名聲傳播出去,不僅能為社會貢獻,學生未來賺錢了,還可能回饋給母校資金,讓其他的學子能擁有更多資源,我認為這是很好的循環。」

Q6.前陣子我們學校與其他十所大學簽訂跨校選課合作協議,請問校長認為我們學校在這些大學中,具有什麼優勢?

         從廣義來探討,林校長認為嘉義大學除了簽訂此協議,還與中部科學園區、南區科學園區、嘉義科學園區有所連結。另外,他也提到了嘉義大學的教育系統:「我們有兩大系統,一個是國立大學系統,由中興大學為主軸,總共有11所學校;因為我們是技術學院和師範學院整併,所以在師範的部分還有一個國立教育系統。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全國國立大學45個學校的系統、公私立的系統和中學的系統。」

         至於優勢的部分,林校長則從課程方面談起:「與其他學校相比,我們的實務方面較強,這個即能完成課程交流。而跨領域的合作,除了顯現我們自己的優點之外,我會鼓勵同學選修嘉大沒有,但是對學生本身有很大用處的課程。另外,嘉大現在擁有Straight A,且老師有過遠距上課的經驗,在未來跨校的選課或許也能運用這個部分。」

Q7.我們學校共有四個校區,請問校長在經營管理上,有什麼是需要特別留意和關注的嗎?

        「第一個需要留意的,就是前面提過的『硬體』和『軟實力』。我期望能夠讓學生跟學生家族間、學院和學院之間擁有更多交流的機會,也會整修廁所、餐廳及教室,希望可以達成一個學院一個智慧教室,之後每個系皆具備一個的目標。」

         林校長也認為,嘉義大學能更重視校園的生態:「隸屬於學校的社口林場每年三、四月會有大量的螢火蟲,假如森林系的同學擔任解說員,我們可以讓參與人員更加了解螢火蟲的生態,這個就是四個校區可以去舉辦的活動。」另外,他規劃了許多特色推廣活動:「日前蘭潭校區已經買入高爾夫球車,近期有開放外賓試乘,未來規劃在校園中設定站點,設計得當的話或許未來可以成為一個課程。再例如說蘭潭校區生態豐富,具有臺灣的南海溪蟹、陸蟹、諸羅樹蛙等等,這些資源都能夠作運用。所以四個校區對我們來說並非劣勢,重要的是我們該如何去經營。」

Q8.請問校長從事教職已經20年,在此期間,是否有遇過什麼學生或是事情,是您印象最深刻或最感動的嗎?

       「我的研究室學生每年三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會固定聚餐,從一開始的一桌到現在變成六桌,年紀增加的同時,他們的家庭也成員增加。起初都是老師請客,隨著時間的流逝,有的學生都踏入四十歲且有所成就,回來也會送禮物,就像家人一樣相聚團圓的感覺。」

Q9.校長在就職演說中有提到,未來學校應以「傳承踏實聚焦於校院系所的特色」來發展,請問您有哪些具體想法或作法嗎?

       「錢是首要問題。」林校長說:「所以今年都有下撥一百萬元經費給每個系院做運用,之後會繼續增加。第二個是根據每個學院的特色尋找資源,例如生命科學院和水生系,今年我們就募資了快五百萬,而贊助商可能贊助連續三年,所以一個院就有一千五百萬的額外費用能夠使用,以後來蘭潭校區可能可以看到智慧養殖等等。我們還能拿農生系當例子,找到經費後計畫發展農業循環的特色,若是完成,則能夠開放參觀,同時增加名氣,也可以將此納入綠色大學的項目。」

         林校長延續上面的資金補助話題,給予更深入的說明:「例如說森林系,我向林務局爭取更改法規,補助高中職、大學所需要的木工機械。目前來說,因為公家單位需要配合款,且開的條件很高,百分之五十,然後每年最高三百萬,學校必須補助三百萬,所以高中職就沒有辦法申請,那嘉義大學就出50%。這些都需要長期的經營,若是法規改變,我們就能夠有申請的機會。第二個是針對科技處計畫,對於未來政策裡面的一個金額,他本來是撥款給縣市,我們能夠去跟縣市談合作。像是最近林務局在推廣竹子,竹加工需要機械。還有新興竹產業計畫,我們嘉義、雲林、臺南屬於大宗。所以得知消息後我就去找嘉義、臺南、雲林的農業處談合作,假設我們嘉義大學能跟他們合作,且只要其中的兩百萬,那我們就能夠拉到六百萬的經費。」

Q10.近年來,因為受到疫情影響,導致國家間的交流受阻,但是近期疫情漸緩,請問校長對於日後學生從事國際交流有何計畫或想法?

         「如同前面提過的,期待交換學生的數量從一個院一個開始,到一個系一個開始。例如:森林系是法國交換學生,已經進行了十五年。整體計畫其實就是從單兵到團體作戰,現在雙年制則是管院環境做得最好。」林校長表示,其他系也會互相學習、請教,使得未來的國際交流發展的環境能夠執行的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