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刊號總編輯張喬涵
工作經驗分享
喬涵學姊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廣告代理商-李奧貝納Leo Burnett,擔任AE業務企劃。2年多後,轉型到數位行銷公司,從社群企劃到整合行銷企劃,最後是擔任經理帶領團隊,在這裡待了4年多。後來到了飾品品牌-Vacanza,也是擔任行銷企劃,負責整合性的內容。學姊現在於食品公司-青鳥旅行,擔任品牌經理,給予策略性的整合,整合行銷部、設計、工廠等單位該如何進行企劃方案。
校外競賽經驗分享
喬涵學姊大學就讀企業管理系時,就覺得上課所聽到理論不是那麼切身相關,同時聽到了很多學長姐參加商業競賽的經驗,就希望能透過實際寫商業企劃,去了解到理論與實務的差異。學姊參加過很多的商業競賽,也包括管理學院大家熟悉的TBSA和ATCC在內,其中在「黑松櫻桃姬網路經營團隊徵選競賽」得到冠軍,並獲得實習機會。
參加商業競賽對學姊而言,是一種脫離舒適圈的行為。學姊大一大二都在參與社團與系學會等活動,一直到大四才開始參加一些比賽和實習。比賽過程中和北部的夥伴一起合作交流,帶給學姊很衝擊的感受,因為他們的思維是完全不一樣的,不管是看事情的角度,還是對事情的見解,都很有一套自己的想法,和在學校感覺很不一樣,也認識了許多非商管領域的朋友。提案技巧和表達技巧的提升是學姊參加比賽最大的收穫,在比賽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報告很吸引人的選手或夥伴,且帶來很多新的想法,可以運用在之後的學校報告和社團活動上,而為了讓評審聽懂你的意思,你也必須練習自己的口語表達。
實習經驗分享
喬涵學姊認為電子報可以做很多專訪,整合很多資訊和大家分享,就像做一份精美的回顧報告。而做電子報和做履歷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整合一份內容給你的目標受眾看,怎麼樣的呈現方式會吸引人繼續看下去,是一種很扎實的訓練。學姊很重視讀者的使用體驗,是否方便觀看內容、是否有看懂,也會調查讀者對什麼樣的議題感興趣,這件事情來到日後求職時,你會更知道要怎麼製作履歷,才能凸顯自己的價值。學姊認為,如何包裝自己再進而行銷自己,也是在做電子報的過程中默默學習到的技巧。
實習帶來的收穫
其實喬涵學姊一開始對於未來職涯方向並沒有很明確,因為有OM news編輯電子報的經驗,加上黑松實習的社群行銷經驗,學姊發現自己很喜歡想企劃,想企劃是一件很好玩的事,還可以展現自己的idea,而且實習就是一種舞台,這樣的過程對學姊而言是充滿能量的。
在實習期間會接觸到企業端的人,而他們的思考方向都是以公司、產品為主,這和課堂上老師問的問題不同,不能僅以理論去回答,你要站在品牌的立場思考,要如何解決面臨的問題,如何執行一個計畫,你的思考模式已不在是一對一的封閉型態,當你懂得站在對的立場思考,就能給出正確的答案與方向。而為了讓老闆明白你的見解,你的回答方式會不僅僅停留在表面,開始會像一份企劃書,可以更有邏輯、有條理地說出你的想法,這樣的練習也讓學姊在後來的面試更得心應手。
忙碌之餘仍能有條不紊地安排生活
喬涵學姊很熱衷於一些校外活動,還常需要有和業主、夥伴們開會的時間,所以很注重自己的行程規劃,當行程滿檔時就更需要掌握自己精力和休息的節奏,當時為了北上和夥伴們討論,搭夜車北上,在客運上睡覺就是一個很好的休息,隔天早上就可以精力充沛的與大家討論。而透過行事曆等工具的運用,學姊在遇到比較忙的組員時,還可以站出來調配大家的工作節奏。一次次不辭辛勞的南北奔波,造就了這些技能。
給正在考慮實習的學弟妹的話
學姊很推薦對於未來工作方向還很迷茫的學弟妹們,可以去接觸實習或是比賽,因為在實習過程中,你會接觸到很多,從市場調查、想企劃、算預算以及組織要如何調配等領域中,你一定會找到自己喜歡的部分。實習可以讓你的人生經歷更飽滿,認識很多不同的人或是遇到意料之外的問題,在這樣的過程中,你一直在探索自己,並向對方給出你的價值,進而行銷自己和自己想表達議題,也是一種訓練自己掌握主導權以及投其所好的能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