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嘉齊、美編:兪君
嘉義,以其獨特的城市風貌和深厚的飲食文化底蘊聞名,在Netflix《世界小吃:亞州》台灣嘉義上榜的4家美食,其一就是火雞肉飯。在眾多美食當中,雞肉飯無疑是一顆耀眼的明珠,它不僅僅是當地人引以為傲的日常美食,更是一種承載著歷史記憶與地方情感的文化符號。
本次特展《來嘉呷飯-嘉義火雞肉飯特展》,希望帶領觀眾深入探索這道經典美食背後的故事,以及火雞肉飯在嘉義文化中的地位與價值。透過精心策劃的展覽內容、多樣的互動體驗與美食工作坊等活動,向更多人展示嘉義火雞肉飯的多元魅力,不僅僅是品嘗美味,更能感受到嘉義這座城市的熱情。
OM news本章邀請了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博物館科的鄧倚欣科長,與我們聊聊特展籌辦的過程及其特點,讓我們一同踏上這趟美味與文化交織的旅程,回「嘉」吃飯,品味這一碗承載記憶的雞肉飯吧!
這次的火雞⾁飯特展有哪些亮點活動或特別的展出內容?
辦理特展時通常會搭配教育推廣活動,本次針對火雞肉飯的主題展,特別邀請兩位美食文化專家──地方美食達人陳俊文老師以及蔡灯偉老師,為大家帶來深度導覽。活動將從嘉義城隍廟出發,經過城隍廟後方的東市場,再到東門圓環認識周遭重要的文化歷史景點,最後由老師帶領大家品嘗一碗地道的火雞肉飯,讓參與者透過深厚的歷史故事與豐富的味蕾體驗,深入體驗嘉義的在地文化。
本次展覽的一大亮點,是在展覽籌備階段特別邀請成大歷史系的謝仕淵教授率領執行團隊,為嘉義市立博物館量身打造相關活動。嘉義市立博物館定位為「城市博物館」,在規劃中特別結合了市民的力量,舉辦了「工作坊」,廣邀市民研究員與對火雞肉飯文化有興趣的市民,在工作坊中分享他們對火雞肉飯的看法與經驗,並在展場中製作成內容呈現,這一部分,策展團隊貼心地考量個資保護,運用AI技術將市民們的想法加入展覽內容,增添互動性與趣味性。
特展開始⾄今4個多⽉,請問嘉義市舉辦火雞⾁飯特展希望可以達到哪些成效?好奇來嘉義吃火雞⾁飯的遊客是否有所增長,或許想透過此展覽推廣嘉義市火雞⾁飯店家?
這次特展的目標,是希望透過博物館的展覽,讓更多人深入了解嘉義市的城市文化與魅力。展覽規劃先以吸引人興趣的素材切入,選擇以嘉義最為人知的火雞肉飯作為主題,「民以食為天」,望其親民性與話題性能夠引起大眾的共鳴與好奇心。同時想藉次特展吸引民眾進入博物館,進而引導前往至二、三樓展區,探索更深入的城市人文與地景故事。
博物館的二樓展區主要介紹嘉義市的人文與在地特色,三樓則讓民眾了解嘉義的城市特色工藝文化,形成一個完整的認識脈絡。此外,本次展覽還特別強調互動性與參與感,展場中特別展出了一位「火雞肉飯達人──蔡灯偉老師」的記錄,他走訪近200家火雞肉飯店家,精選出60家特色鮮明的店鋪,詳細記錄每家店的紅白肉比例、油蔥風味(乾油蔥或濕油蔥)等特色,並以60碗火雞肉飯的形式在展場呈現,策展團隊還貼心地為每家店設計了名片小卡,讓民眾可以直接索取,並根據名片上的資訊前往品嘗。這樣的設計不僅讓民眾更具體地感受到火雞肉飯文化,也間接帶動了在地美食的消費熱潮,吸引更多遊客慕名而來,品味嘉義的城市特色。
策展的過程中,有遇到什麼挫折及困難嗎?是如何克服的呢?
在這次的展覽中,特別規劃了一個專區,詳細解釋火雞肉飯的製作過程,讓民眾了解這道經典美食從無到有的誕生細節。為了呈現火雞肉飯從製作到上桌的完整過程,策展團隊希望能借用店家使用的烹飪器具,增加展覽的真實感。然而,多數店家仍需使用這些器具維持店面營運,導致借用困難,協調過程屢屢碰壁,在多方詢問下,歷史悠久且規模較大的「噴水雞肉飯」成為關鍵支持者。噴水雞肉飯營業至今已70餘年,現擁有4家分店,店家留有過去汰換地舊器具,當策展團隊提出借用請求時,店家非常的熱心,不僅同意提供已經退役的烹飪設備,還特別提供了一把自店鋪創業以來一直陪伴至今的——古早味鐵椅,充滿濃厚的懷舊氣息與文化意義。
這些展品不僅讓展場增添真實感,更帶來了濃郁的時代氛圍,讓民眾能夠透過這些物件,進一步感受火雞肉飯背後的歷史與故事,也為展覽增添了一層溫暖的情感聯繫。
這次的特展有透過哪些管道進⾏⾏銷推廣?舉辦火雞⾁飯展有引起廣泛討論嗎?例如透過什麼方式讓⼤家討論喜歡的店家,進⽽增加討論的熱度。
在行銷推廣部分,本次展覽主要依靠網路宣傳,搭配前期活動進行曝光與引流。展覽開始前,策展團隊特別舉辦了「火雞肉飯故事徵選」活動,邀請民眾透過網站投稿分享與火雞肉飯相關的故事。根據收到的91篇投稿,開放民眾投票選出前60家特色火雞肉飯店,作為展覽期間的重要展品之一。這次活動為期一個月,共吸引了5,271人次參與投票,網站總瀏覽量更突破6萬人次,成效十分顯著。
此外,展覽宣傳也與相關活動結合,當策展團隊得知嘉義舉辦火雞肉飯公益路跑活動後,便積極與主辦單位洽談合作,成功將展覽宣傳融入路跑活動。不僅在路跑相關商品上印有展覽資訊,活動現場也同步進行宣傳,進一步提高展覽的曝光度。而另一項亮點,林聰明沙鍋魚頭的執行長,在展覽初期特別舉辦了一場以「不只是雞肉飯」為主題的論壇,深入探討嘉義美食背後的文化故事與多元價值,同時邀請10個在地品牌店家各自以火雞肉飯為主題創新開發一道創新料理,除了嘉義美食文化,同時還為火雞肉飯展覽進行推廣,吸引更多美食愛好者的注意。這些跨活動的合作,成功將展覽與嘉義的日常生活與特色活動結合,擴大了影響力。
展場內還特別設置了一個趣味互動裝置——「命定火雞肉飯測試」,讓民眾透過遊戲找到「命中注定」的火雞肉飯,科長親測後也拓展了自身火雞肉飯的美食清單,激發了大家去探索新口味的興趣。
請問火雞⾁飯展是否有計劃推出相關的周邊商品做販售(如具台灣特⾊的⼩物、展場內關於火雞⾁飯的⼩書等),或許可以為展覽增加⼀些收入來源,也可以使⺠眾將參展的回憶實體化?
博物館為此次展覽推出了一系列精心設計的小物,將火雞肉飯的經典元素融入文創品中,既實用又充滿趣味性。例如,有火雞肉飯主題的貼紙與明信片,設計上融入了油酥蔥、雞肉片、配菜等經典元素,民眾可以將這些明信片寄給朋友,邀請他們一起來嘉義品嘗地道的火雞肉飯。還推出了與木作廠商合力製作的火雞肉飯杯墊,巧妙融入在地元素,既展現了地方特色,也具有實用性且富有收藏價值。
此外,嘉博館的吉祥物——小嘉博,也推出了一款可愛的周邊小物,小嘉博拿著一碗火雞肉飯造型的洗碗綿,讓人愛不釋手。嘉博館的紀念品區還有精美實用的帆布袋、卡片夾等特色文創品,每一款都融入了嘉義的在地文化元素,既有趣又富有紀念價值。喜愛台灣文創的小伙伴不妨親臨嘉博館逛逛,探索更多驚喜!
在採訪中,團隊注意到展場內展示了一本介紹火雞肉飯店家特色的書,書中詳述了不同店家的招牌火雞肉飯特點,非常引人注目,經詢問得知,這本書是由嘉義市衛生局特別出版的,目的是在推廣火雞肉飯美味的同時,也強調食品衛生與安全的重要性。這本書除了可在展場內翻閱外,還能在嘉義市政府衛生局的官網免費下載 PDF,歡迎大家多多下載閱讀。
嘉義為咖啡廳密集度最⾼的城市,涼麵⼝味獨特也⼗分有名,待火雞⾁飯展結束後,未來可能會發展類似展覽,以推動更多嘉義的飲食⽂化嗎?
嘉義市擁有豐富的文化與美食素材,這些內容不僅展現在日常生活中,也成為嘉義市立博物館館刊《桃城晃遊》的重要題材。今年《桃城晃遊》已經出版到第17期,每期都深入探討嘉義相關的主題,從地方文化到特色飲食,每一篇文章都可能成為未來展覽的靈感來源。
鄧科長分享下一期館刊將以「320+1」為主題,呼應嘉義建城320週年的特別意義,這個主題涵蓋範圍廣泛,從歷史、重大事件到知名人物等,展現嘉義的多元風貌。目前正處於展前調研階段,並將邀請有興趣的市民共同參與相關活動,鼓勵更多人透過嘉義市立博物館官網關注進一步的資訊。至於是否能與地方或市政府的其他計畫合作,科長表示,未來確實有機會進行跨部門協作,但涉及不同單位的溝通需要更多時間與規劃。
對未來火雞⾁展的規劃或願景是什麼?
回到此次火雞肉飯特展,有趣的插曲也為展覽開啟了意想不到的序幕。在開幕記者會上,受邀致詞的嘉賓——現任總統府資政、前嘉義市長張博雅,特別提到展覽名稱中的「火雞肉飯」,她表示:「正宗的嘉義人其實不會說火雞肉飯,而是直接稱為雞肉飯。」此番話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甚至有議員呼籲應為嘉義雞肉飯正名。
這段趣聞不僅讓火雞肉飯特展增加了媒體曝光,也引發了熱烈討論,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關於為什麼嘉義人稱之為「雞肉飯」而非「火雞肉飯」,其背後的文化脈絡值得深究。雖然此次展覽沒有深入探討這個問題,但這意外的討論無疑成為未來策展的絕佳素材。
未來,嘉義市立博物館將進一步挖掘類似的文化細節與歷史脈絡,透過展覽與活動,讓更多人了解嘉義的城市故事,並邀請市民一起參與,共同形塑嘉義的文化記憶。
📌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來嘉呷飯-嘉義火雞肉飯特展
展覽地點:嘉義市立博物館1F特展廳
展覽日期:113/8/21(三)-114/3/2(日)
時間:9:00-17:00(週一休館)
更多資訊可上嘉義市立博物館網站查詢 https://museum.chiayi.gov.tw/
想了解更多關於嘉義的深度人文資訊嗎?
歡迎加入嘉博館會員!加入會員您將享有一系列超值福利,真的超划算!✨
🎁 會員專屬福利
館刊寄送到府:會員可收到嘉義市立博物館館刊《桃城晃遊》,最新一期館刊將直接寄送到您手中!每位會員效期內可獲得2本。
專屬折扣:實體與線上消費可享九折優惠(食品類商品除外)。
免費入館參觀:會員效期內,無限次數免費進入博物館參觀。
特展搶先看:會員獨享特展優先參觀資格,提前感受展覽魅力。
年度小禮品:每年精心準備的會員專屬小禮物,帶給您更多驚喜。
立即加入嘉博館會員,不僅能享有以上超值優惠,還能深入探索嘉義的文化魅力,成為嘉義城市故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