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台灣設計展

嘉義市美術館 賴依欣館長 專訪 

賴依欣館長與嘉義的淵源

賴依欣是嘉美館館長,在來嘉美館之前,在台南做了8年獨立策展的相關工作,因台南設立了南美館,進而觀察到城市成立美術館的型態。當時的賴館長也在思考除了策展的工作之外,職涯有沒有可能還可以再往另一個面向來做發展,尋找人生的另外一個可能性。以前獨立策展人的工作,都是在接觸展覽或是與城市相關(例如:藝術節或藝術季相關的活動等),但對於一個美術館的經營和營運是需要行政統籌能力、策略及營運的組織管理能力,其實需要的是比較不一樣的專長。爾後,嘉義市也成立嘉美館,並且有對外招募館長一職,因此,賴館長決定走向不同專業領域,而興起爭取前來嘉美館服務機會的念頭。


嘉美館Podcast的創立

一開始嘉美館剛成立,想要在開幕前做前導的宣傳,並且想增加接觸不同市民的機會,但嘉義市不是都會地區,跟居民宣傳和溝通方法皆與都會城市比較不一樣,因此,賴館長就想到嘉義市政府需要推廣任何活動時,都經常可以聽到市長被邀請去上廣播電台進行宣傳,而帶來不錯的官宣效果,賴館長就覺得這種看似傳統的溝通方式,若能夠賦予多一點彈性跟可能性的話,或許會是一個有趣的方法,因此,創立了Podcast。


第一年是以宣傳嘉美館以及聆聽民眾的聲音為主軸,因此在博物館日的活動中於嘉義市文化局的廣場,用公播的方式撥放給市民們聽,特別設計放了很多小收音機,讓參加活動或是路過的市民可以接觸到。當時也有跟嘉義在地的咖啡廳合作,在咖啡廳內做播放Podcast,嘉義市較少會有藝文相關活動與咖啡廳合作,他們在合作的創意發想過程中甚至會自己去規劃不同的講座或者是展覽,去進而連動整個Podcast的主題,嘉美館當初會創立Podcast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藉由藝術,可以滲透進大家一般會去的休閒場所跟公共空間。


Podcast這種類型的節目,不像電視或是講座,一定要坐在那邊從頭參與到尾才能瞭解其中,只要你聽一些覺得有趣的東西,就會繼續聽下去。即便中途暫時離開,沒有聽完整個內容,相信也會對生活帶來一點影響。


第二年,嘉美館就以一個較完整的規模方式去執行Podcast相關活動,會跟著館內的展覽定期去做Podcast的發布,尤其是短期的展覽,因為是藝術家個人的展覽,所以他在這個整個訪問內容方面,就顯得比較活潑,所以短期展覽就會是用聲音劇場的方式去做詮釋。畢竟展覽都是很視覺的東西,所以如果說他轉換變成聽覺的時候,會為民眾帶來另外一種看展的樂趣,及另外一種瞭解展品的方式。


現在Podcast的宣傳效果很好,很多外縣市的朋友即使沒有辦法前來嘉義看展,但在搭車的過程中,也可以用聽的方式來接觸藝術和展覽資訊,這也算是嘉美館自創的媒體發聲管道跟與民眾溝通的方式,因此也創造新的參觀展覽方式,讓民眾有更不同的體驗。


嘉美館在2021台灣設計展中扮演的角色

這次設計展,美術館要扮演一個城市美學的核心和能量發電機的角色,讓設計進入城市當中,並且提升市民的生活和觸發市民的想像力。美術館並不是唯一的展場,但是要扮演一個前瞻性的角色,反而要更琢磨於「設計」,才可以帶領大家重新思考這座城市,藉由不同設計的手法,去重新想像或重新翻轉對原有事物的認知。


2021台灣設計展 嘉美館的主題

館長與策展人訂定的主題為公共空間,但是在城市裡公共空間有很多定義以及很多種展現的方式,其中,討論到跟「水紋」有關脈絡,因為在嘉義最常被提到的是山和林業,但是「水」是伴隨著人生活中很重要的元素,像我們很常看到的公共空間,很多都是因「水紋」而生,例如:噴水池和紅毛井都顯現「水」跟我們城市之間的關係,而各個時代的公共空間都有以「水」的形式去探討藝術的脈絡,所以就把其中一個展覽主題的主軸訂定在「水紋」上面。 


2021台灣設計展嘉美館主題命名

策展人一開始只有以英文命名這次的主題「Beneath the Surface」也就是表象之下意思,而中文沒有準確的詞彙來表現出原有的含意,因此中文命名遲遲沒有定案,討論過程中提到的關鍵詞-城市裡面顯而未見的地景,就是你經常遇到,但重來沒有深究過其中含意,爾後,策展人提出了「現域」這個詞,感覺在談論某一種現在的空間,但它沒有很明確的劃分邊界的一個空間。「域」是一個空間,而「現」不只有「現在」的意思還有「顯現」的意思,這樣帶有雙重意義也符合其中的涵義,因此該展覽以「現域」為命名。


設計展中的嘉美館內的展覽作品

展覽中,《民間製造開源》是由最年輕的一組設計師吳柏翰、祁孝霖所創作,他們觀察到嘉義街頭的常民智慧:居民經常使用的水泥、五金零件還有在街道上被忽視的傢俱加工,讓這些東西擁有嶄新的生命,這設計不僅顛覆原有設計思維及流程,也重新啟發人們對於設計的想像。從一般的生活角度出發,用設計的手法重新定義使用功能,並且創造新的使用方式,雖然創造不是全然全新,這個「新」是回到既有的生活型態,是我們生活所需。而其中最受歡迎的是曾熙凱《不存在的噴泉》,將對嘉義人有多重意義象徵(地理上、精神上、記憶的地標)的中央噴水池,倒吊在無法觸及的高度,以及利用地板的特殊材質,讓觀看者透過不同觀看視角時,反思噴水池背後象徵的公共意義。還有,張家翎《噴水池作為一種歷程》,取材自然的鵝卵石與綠色石頭等以環繞的方式排出直徑7公尺的範圍,意象式地再現中央噴水池初始的形貌,在今昔對照下,回應公共空間當中持續變化的權力關係。設計師將生活日常作為取材,以轉換的方式作為他們靈感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