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詔慧、紹愷、美編:兪君
TIMS行銷專業能力認證,是專為教育體系設計,目的為確保學生在校所學,能夠緊密對應當下產業的需求,還可以結合理論與實務能力的發展。隨著行銷領域的快速變化與就業市場需求的多元性,如何讓行銷證照課程在教育體系中不僅維持學術基礎,還能靈活應對產業需求,成為當前的重要課題。帶著這個疑問,我們專訪了行銷策略與大數據分析領域的專家,他同時是台灣行銷科學學會的榮譽理事長,也是國立臺北商業大學的校長⸺任立中校長,請他帶領我們深入了解行銷教育的現況與未來發展。
多元化證照:因應產業需求的初衷
TIMS的行銷證照體系以初階行銷計畫為基礎,逐步延伸至網路行銷、觀光行銷、全球行銷與運動行銷四大類型。任校長分享了證照分類的初衷,
「觀光行銷的誕生,源於台灣觀光業的起飛;而網路行銷則是電子商務蓬勃發展下的必然選擇。」
隨著國際貿易轉向全球行銷、運動產業需求逐漸擴大,這些證照也應運而生,對應了各自的目標產業與學科。然而,任校長也坦言,未來如果要開發更多新證照,需面對市場對專業技能需求契合挑戰,以及考生對這些專業認證接受度問題,尤其在高階技能(如AI行銷與大數據分析)的推廣上,門檻較高,需要結合競賽形式逐步推進。
目前TIMS行銷能力認證分為三層級:
初階證照:行銷企劃、網路行銷、觀光行銷、全球行銷、運動行銷。
中階證照:行銷分析證照、行銷決策證照。
高階證照:行銷策略證照。
行銷證照如何緊貼市場變化?
行銷領域的快速發展讓證照內容不斷更新。任校長指出,學界與產業的緊密合作是關鍵。例如,在觀光行銷需求下降後,台灣行銷科學學會逐步優化證照內容,以應對市場變化。
任校長提到學會的仿真決策競賽,結合了AI模擬技術,讓學生能夠在實戰中進行學習。這不僅有助於反映市場變化,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實務能力。
這種結合實務的創新方式,成為未來行銷教育的重要方向。
迎接未來挑戰:學生應具備哪些能力?
在談到行銷學生的未來發展時,任校長強調了兩大核心能力:
數據分析能力:學生需熟悉大數據工具與統計模型的應用,尤其在AI行銷日益普及的背景下,能夠理解並操作相關技術將是不可或缺的技能。
觀察與反思能力:任校長認為實習是學生提升自身價值的最佳途徑,但不僅止於基層工作,更應主動觀察企業流程與管理邏輯,從中挖掘學習機會。
教育與產業實務的連結:實習的重要性
任校長對實習抱有高度期待,「不論公司規模大小,學生應該透過實習觀察產業的運作模式,學習如何從細節中找出優化的方向。」任校長更認為實習是學生將理論與實務結合的絕佳機會。
此外,任校長也強調實習中的主動學習與反思是關鍵,任何產業都蘊藏著可以探索的價值。
結語
行銷教育的未來在於持續創新與貼近市場需求。無論是證照的多元化發展,還是學生能力的培養,都需要學界與業界的共同努力。透過實務與理論的雙重結合,行銷教育不僅能為學生提供更完整的學習體驗,也能為企業輸送更多高素質的人才。正如任校長所言:「行銷的未來,需要我們共同打造。」